最后大家覺得像不像呢?想起馬力克老師的《牛奶和酸奶也有自己的羊毛氈了!完整視頻》,前者是在回歸原始生活中對當代社會價值觀念的反抗,呂西安則是在回歸原始生活后對戰(zhàn)爭的反思. 距離二戰(zhàn)后這么多年,當傷痛褪去人們的集體價值觀念逐漸走向個體的解放,誠然當今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黨結構依舊在上演著爭奪的老戲,但大眾越來越能用更為復雜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個體的精神世界,這確實是一件好事. 但有的時候我也在思考,我們能這樣去分析不是因為我們的知識豐富閱歷廣闊變得更能全面的看待事物了,而是我們沒有經歷過那一代人的痛不具備在悲痛中感性的憤怒. 如果我們周圍很親密的人因為別人死去,我們還能做到這種理性的上帝視角來分析嗎?當我們沉浸在感性中,理性顯得如此道貌岸然. 當我們沉浸在理性中,感性又如此狹隘和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