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軍將領試圖占" />
聯(lián)軍將領試圖占領大沽炮臺的計劃最初無法獲得各國領事的支持,各國駐天津領事?lián)?,立即進攻大沽炮臺將會激起中國軍民更加猛烈的反抗,從而使外國人和外國軍隊處于更加危險的境地。倘若聯(lián)軍執(zhí)意奪取大沽炮臺,那么聯(lián)軍將要為每個在內地的外國人簽署死刑證。因此,領事們主張即便確實需要占領大沽炮臺,也必須“緩占”。
然而各國海軍將領們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指出:在中國需要保護的外國人有四類,即分散在各地的傳教士、處境危險的西摩聯(lián)軍、在北京的外僑和在天津的外僑,如果延遲行動,并不意味著能使傳教士和外僑的安全得到保障,反而會使西摩聯(lián)軍的處境更加危險;反之,如果迅速奪取大沽炮臺,一則可為挽救西摩聯(lián)軍打開交通路線,二則能為后繼的大批聯(lián)軍取得登陸的據點,三則可以排除駐大沽炮臺的清軍對各國艦隊的威脅。有了部隊,才能“代剿團匪”,才能真正保證傳教士和外僑的安全。更何況,這些將領把挽救自己的派遣部隊不致被殲視為軍人的“首要天職”和“最緊要的義務”。